首页 > 专题报道 > 专题报道 >
在河南信阳这片土地上钻研八宅风水数十载,我总觉得,这门学问不该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它源于先民对居住环境的观察与总结,是《易经》“天人合一” 理念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作为一名八宅风水研究者,我常想,传承它的关键,在于说清其理、讲透其用,让大众明白:风水不是玄学,而是关乎人居环境与生活状态的朴素智慧。
在我看来,理解八宅风水,首先要抓住 “方位” 与 “气场” 的关联。八宅以八卦配八方位,将住宅分为 “生气、天医、延年、伏位” 四吉方,与 “绝命、五鬼、六煞、祸害” 四凶方,核心是探讨不同方位的气场对人的影响。我研习时,从不沉迷于复杂的推演套路,而是专注于其背后的逻辑:比如 “生气方” 宜动,因阳气旺盛利生长;“伏位方” 宜静,因气场稳定助安宁。这些划分,本质是古人对环境能量的归纳,而非凭空臆造的教条。
再者,八宅风水的价值,在于为人居环境提供调和思路。它讲究 “趋吉避凶”,但绝非简单的 “改运” 之术。比如大门在 “六煞方”,并非意味着 “不吉”,而是提示需通过布局缓和气场 —— 可在此处设绿植以化煞,或保持通透以疏气。我常对人说,八宅的智慧,在于让人学会与环境对话:根据家人的命卦匹配方位,让卧室、书房处于气场和谐之地,使居住者身心舒畅。这种调和,就像为屋子 “把脉调理”,目的是让人在居所中获得安稳与顺遂。
谈及传播,我始终坚守 “去玄存真” 的原则 。当下有些人为博眼球,把八宅风水说得神乎其神,动辄谈 “招财”“化灾”,这其实是对它的误读。我与人交流时,只说实在话:可以分享八宅对住宅布局的建议,却从不宣称能 “改变命运”;可以探讨方位气场与生活状态的关联,却绝不夸大其词。我想让更多人知道,八宅风水不是什么 “秘诀”,而是古人留下的 “人居指南”,它能提供参考,却不能替代人的努力与修为。
于我而言,钻研八宅风水更像一场 “修行”。每日对照典籍琢磨方位与气场的关系,是与古人对话;走村串户观察民居布局,是与生活接轨;遇问询者耐心讲解,是与同道分享。我从未觉得这是多么宏大的事业,不过是守着一份初心,把八宅风水里的平实智慧,像田间老农传农技般,实实在在地讲给愿意听的人。
文化的传承,从来不是故弄玄虚的表演,而是返璞归真的坚守。我愿做那田间的传艺者,把八宅风水的道理说清讲透,让这源于生活的智慧,再回到生活中去,为人们的居所添一份和谐,为易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