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遵纪守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抵制宣传封建迷信活动。

——正确的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助力血液。

宗旨:倡导追求真理,客观实事求是,正确认知易经文化。 目标:挖掘民间德艺双馨的易经学者,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使命: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助力易学行业健康发展。 愿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为之中和

首页 > 专题报道 > 专题报道 >

239 +1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束光、满院孝 — 方颖老师以策划与主持之名,见证江心寺的重阳暖
本文编辑:韩名禹  添加时间:2025-10-30
九月初九的晨光,是踩着古寺的檐角溜进来的。我站在南通江心寺的庭院里,指尖还留着昨夜修改主持稿的余温——从方案里的每一个标点,到舞台上垂落的每一缕纱幔,这场孝道文化节,像我亲手种下的籽,终于要在今日绽放。九点半的钟声刚过,檀香味便悄悄漫了过来。悟仁法师领着众位法师缓步上前,净瓶倾斜的瞬间,晶莹的甘露落在老人们花白的发间,也落在他们布满沟壑的脸颊上。我握着话筒的

九月初九的晨光,是踩着古寺的檐角溜进来的。我站在南通江心寺的庭院里,指尖还留着昨夜修改主持稿的余温 —— 从方案里的每一个标点,到舞台上垂落的每一缕纱幔,这场孝道文化节,像我亲手种下的籽,终于要在今日绽放。

南通江心寺第五届孝道文化节

九点半的钟声刚过,檀香味便悄悄漫了过来。悟仁法师领着众位法师缓步上前,净瓶倾斜的瞬间,晶莹的甘露落在老人们花白的发间,也落在他们布满沟壑的脸颊上。我握着话筒的手轻轻发颤,目光忽然被角落里一对母子牵住:儿子紧紧攥着母亲的手,指节泛白,泪光在眼眶里打转。他低头对母亲说 “平时总忙” 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根细针,扎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那一刻我忽然懂了,我们筹备再多流程,都不如这一句真心的愧疚动人。

悟仁法师

方颖老师

后来弟子郑百万走上台,一曲《我的中国心》刚起调,歌声就撞在古寺的梁柱上,震得人鼻尖发酸。看着他在台上挺直脊背、眼里闪着光的模样,我忽然想起他为了唱好这首歌,反复调整咬字的夜晚。爱国的赤诚与孝亲的温柔缠在一起,台下有老人跟着打节拍,浑浊的眼睛里亮得像落了星子。弟子王旭唱起《阿弥陀佛》,梵音像流水漫过庭院,刚才还激动的人群忽然静了,连风都放慢了脚步。我站在舞台侧幕,看着他双手合十、神情虔诚的样子,忽然觉得所有熬夜改方案、反复练开场白的疲惫,都在这歌声里化了。


王旭《阿弥陀佛》




郑百万《我的中国心》


最难忘的是为众生祈福的时刻。我双手合十,闭上眼的刹那,忽然有一束光从头顶落下,温柔地裹住我 —— 不是舞台灯的刺眼,是像被暖绒绒的慈悲拥住的感觉。我悄悄睁开眼,看见光里的尘埃在跳舞,耳边是若有若无的诵经声,心脏像被清水洗过一样透亮。原来佛法从不是遥远的符号,是这样实实在在的触动,让你在某一刻突然明白,“善” 与 “爱” 从来都有形状。

真好

活动接近尾声时,有位老奶奶拉着我的手说 “姑娘,今天真好”,她的手皱巴巴的,却暖得我手心发烫。我看着满院长辈的笑脸,有的嘴角还沾着糕点碎屑,有的手里攥着孩子们送的康乃馨,忽然觉得所有付出都值了。而这份圆满,从来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 —— 还有那些在幕后、在台前默默付出的伙伴们,我们或许分工不同,有的递过话筒,有的调试过灯光,有的帮老人整理过衣襟,但每一份细碎的付出,都像一缕光,凑成了这重阳日里最暖的景。

成为了一束光

走出江心寺时,钟声又响了,一声一声传向远方。我忽然想起筹备时和大家说的话:“要让孝道像钟声一样,声声都有人听。” 如今站在这里,我知道我们做到了。何其有幸,能以策划者和主持人的双重身份,和这群温暖的人一起,把孝的种子撒在每个人心里。

方颖老师献唱

愿这重阳的暖,能留在每个老人心里;愿这孝道的光,能照亮更多人的路 —— 就像那束落在我身上的光,也像每一位伙伴眼里的光,无声无息,却永远明亮。

© 版权所有:中和堂易经研究院 黑ICP备2020004853号-1


© 版权所有:中和堂易经研究院 黑ICP备2020004853号-1


© 版权所有:中和堂易经研究院 黑ICP备20200048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