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院内要闻 >
我是赵战胜,在武汉任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副院长。常有人说我身上有股子道家的温和劲儿,其实我自己倒没太在意 —— 不过是习惯了慢下来,像武汉老巷里的梧桐树那样,把日子过稳,把易理揉进日常里。我总觉得,易经不是藏在故纸堆里的符号,是能煮进茶里、映在草木间、说进家常话里的活智慧,所以传易的方式,也该像江水绕着黄鹤楼那样,顺着生活的脉络来。
平日里我最爱在研究院的茶室待着,炉子上总煮着陈皮普洱,案头摆着从院子里摘的桂花,晒干了装在竹篮里,来的人不论老少,我都先递杯热茶。有回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来,皱着眉说找工作总碰壁,急得晚上睡不着。我没跟他讲复杂的卦象,只指着沸腾的茶壶说:“你看这水,没开的时候,再怎么煮茶叶也出不了味;等它咕嘟冒泡泡了,一放茶叶,满屋都是香 —— 这就是《易经》里‘节卦’说的‘节以制度’。做事得懂‘度’,也得等‘时’。你现在觉得急,不是能力不够,是火候还没到,不如沉下心补补本事,就像这茶得等水开,时机到了,自然有合适的机会。”
小伙子捧着茶杯愣了愣,后来再见到他,说听了我的话,没再盲目投简历,反而学了些新媒体技能,没多久就找到心仪的工作了。其实我不过是把易理掰成了生活里的小事 —— 煮茶要等火候,做事要懂时机,道理都是通的,不用讲得玄乎,大家自然能明白。
武汉的夏天热得透,秋天却舒服,研究院的小院子里,银杏叶黄得透亮,竹子被风吹得轻轻晃。我常带着来交流的朋友在院子里走,指着这些草木说易经。有回跟几位社区老人聊天,一位大爷叹着气说 “年纪大了,总怕跟不上日子的变化”。我捡起一片银杏叶递给他:“您看这叶子,春天发芽,夏天茂绿,秋天落,冬天枯,这是‘变易’,万事万物都在变;可您再看这树,明年春天还会抽新芽,这是‘不易’,变化背后总有不变的规律。咱们人也一样,老了不是跟不上变化,是要像这竹子似的 —— 风来了弯弯腰,风过了又直起来,懂变通,不较劲,这就是‘巽卦’说的‘柔顺而刚’,日子自然能过得顺。”
大爷听了笑着点头,说 “原来这草草木木里都有学问”。其实我不过是顺着道家 “道法自然” 的理儿,把易经里的 “天人合一” 说透了 —— 自然里的规律,就是生活里的智慧,看明白了草木,也就看懂了日子。
我传了这么多年易经,从来没觉得自己是 “讲课”,更像个 “陪大家聊天的人”。道家讲 “见素抱朴”,我觉得易经也该这样 —— 不用花哨的形式,不用玄虚的说法,就着一杯茶、一片叶、一句家常话,把 “自强不息” 的劲、“厚德载物” 的包容,悄悄递给大家。在武汉这座热热闹闹的城里,我只想用这份温和,让易经的智慧像长江水那样,慢慢流进每个人的日子里,帮大家把日子过稳、过顺,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