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报道 > 专题报道 >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易经》宛如一颗最为耀眼的恒星,穿越数千年的时光,依然散发着熠熠光辉。它承载着古人对宇宙运行、自然规律、社会万象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深刻地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然而,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与变迁中,如何让这古老而深邃的易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落地生根、焕发生机,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传承之路上,高静谦老师以其卓越的贡献和不懈的努力,为我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
高静谦老师,作为山东曲阜道教金山派掌门人,多年来潜心钻研易经文化,在这一领域造诣深厚。他常教导我们,易经绝非仅仅是一本被披上神秘外衣、用于占卜算卦的书籍,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对自然现象、社会发展和人生百态的细致观察与总结,揭示出背后隐藏的规律,从而引导人们趋利避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共处,达成人生的圆满与幸福。高老师的这一观点,与我多年来对易经的探索和感悟不谋而合,进一步坚定了我以客观、理性、科学的态度去学习、传承和弘扬易经文化的信念。
对我而言,弘扬易经文化的首要任务便是回归经典原著,从源头处汲取智慧的清泉。《易经》原文古奥难懂,其文字简约却蕴含着无尽的深意,每一个卦象、每一句爻辞都凝聚着古人的心血和智慧。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后世众多纷繁复杂、良莠不齐的解读所误导,而应遵循高静谦老师所倡导的方法,静下心来,以虔诚的态度研读《易经》原文,同时广泛参考古代权威的注疏,深入挖掘卦象、爻辞背后丰富的象征意义。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领悟易经的 “变易”“不易”“简易” 三大原则,掌握其朴素而深刻的辩证思维和哲学智慧,避免陷入对易经一知半解或片面、错误的认知误区。
在学习易经的漫长过程中,秉持客观理性的态度进行研究与阐释至关重要。易经文化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必然受到当时社会制度、文化氛围、科技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当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历史背景,不能不加分析地盲目照搬古人的观点和做法。同时,我们更要以现代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重新审视易经,积极挖掘其中与当代社会发展相契合的价值内涵。例如,易经中所倡导的 “天人合一” 思想,与现代社会所强调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度一致,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的精神,则激励着我们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道路上,不断奋发进取、拼搏向上,同时保持宽容豁达、包容万物的胸怀。高静谦老师在日常讲学和著述中,总是能够巧妙地将易经智慧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那些深奥晦涩的道理娓娓道来,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理解并领略到易经的独特魅力与价值。这种 “接地气” 的阐释方式,无疑为易经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下易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一些人出于商业利益的驱使或其他不良目的,刻意夸大易经的 “预测功能”,将其过度神秘化、玄学化,使其沦为骗取钱财、蛊惑人心的工具,这无疑严重损害了易经文化的声誉和形象。面对这种乱象,我们要以高静谦老师为榜样,始终坚守 “实事求是” 的原则底线,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坚决抵制这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在传播易经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清晰明确地区分文化传承与封建迷信的界限,向大众客观、准确地介绍易经的真正文化价值和思想内涵,引导他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学习和研究易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易经文化在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得以传承和发展,避免其被错误解读和滥用。
从个人层面来讲,弘扬易经文化并非是一项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伟大事业,它其实就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我们可以从认真阅读一本权威的易经经典著作开始,深入学习其中蕴含的智慧;可以与身边的亲朋好友分享自己学习易经的心得体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易经文化的魅力;更可以将易经所倡导的诸如中庸之道、谦逊之德、自省之心等思想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易经智慧。正如高静谦老师多年来始终坚持严谨治学、真诚传播易经文化一样,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易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易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这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道路上,高静谦老师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追求真理为导向,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和传播易经文化,让这古老而璀璨的智慧之光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滋养更多人的心灵,为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与发展贡献出易经文化的独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