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遵纪守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抵制宣传封建迷信活动。

——正确的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助力血液。

宗旨:倡导追求真理,客观实事求是,正确认知易经文化。 目标:挖掘民间德艺双馨的易经学者,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使命: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助力易学行业健康发展。 愿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为之中和

首页 > 最新动态 > 通知公告 >

356 +1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多轮诚挚邀约获认可:王学军老师出任副院长,助力汇聚民间易贤力量
本文编辑:韩名禹  添加时间:2025-10-18
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始终以“寻访民间易贤、弘扬易学正道”为核心方向,长期致力于发掘兼具深厚专业功底与正向传承理念的德艺双馨易经学者,为正统易学文化的生活化、规范化传承汇聚力量。此前,研究院在梳理民间易学传承脉络时,注意到王学军老师(道号微泽道长,法号三才明空)在行业内的口碑与实践成果——其扎根基层的务实风格、拒绝玄虚的理性态度,与研究院“破迷开悟、以易惠民”的初

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始终以 “寻访民间易贤、弘扬易学正道” 为核心方向,长期致力于发掘兼具深厚专业功底与正向传承理念的德艺双馨易经学者,为正统易学文化的生活化、规范化传承汇聚力量。此前,研究院在梳理民间易学传承脉络时,注意到王学军老师(道号微泽道长,法号三才明空)在行业内的口碑与实践成果 —— 其扎根基层的务实风格、拒绝玄虚的理性态度,与研究院 “破迷开悟、以易惠民” 的初心高度契合。为此,研究院历经多轮沟通与诚挚邀约,反复阐释 “汇聚民间智慧、共推易学正道” 的发展愿景,最终赢得王学军老师的认可,正式聘任其为我院副院长,为易学传承注入 “民间实力派” 新力量。

王学军

王学军老师的 “贤”,首先源于其扎根传统、兼容并蓄的专业功底,恰是研究院 “寻贤” 标准中 “艺” 的核心体现。作为广州籍易学研究者,他兼具道教传承与易学深耕的双重积淀:在道教脉络上,他是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代弟子(师从王明厚道长)、正一派武当玄武派第十六代玄裔弟子(师从王罗军道长),还担任帽峰古庙法师,深谙 “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的传统智慧,从《道德经》《周易参同契》中汲取哲学养分,为易学研究筑牢思想根基;在易学领域,他自 2010 年起系统求学 —— 随原志奎大师钻研风水峦头与理气,掌握 “龙、穴、砂、水、向” 的实战技法;向台湾名师萧芳芳学习八字命理,精准解读天干地支与人生运势的关联;跟广州一叶师傅专攻姓名学,兼顾数理逻辑与文化内涵;更足迹遍布两广、香港、台湾等地,寻访民间易友,对比不同流派差异,剔除玄虚空谈成分,最终形成 “以经典为基、以实证为要” 的研究风格,对《青囊经》《天玉经》等典籍的实操解读,让传统易学更具落地性。

王学军

而王学军老师的 “德”,则体现在其 “以易惠民、躬身践行” 的实践中,与研究院 “弘正道” 的追求深度共鸣。他从不以 “大师” 自居,反而更愿扎根基层:在乡村地区,他免费为村民提供宅基地选址、自建房布局建议,用通俗语言将 “藏风聚气” 解释为 “选背风向阳、排水顺畅的地方,住得舒心、做事顺心”,帮助福建、江西等地村民规避地形隐患;在城市服务中,他为普通家庭优化住宅气场、为中小微企业调整办公布局,始终强调 “命理非宿命,风水是环境智慧”,拒绝夸大功效,仅以专业能力为大众提供理性参考;即便在学术交流中,他也始终坚守 “传递正能量” 的原则 ——2018 年出席第三届周易名家高端论坛时,他呼吁 “剥离易学神秘化外衣”;2023 年组织贵宾团参与第四届论坛,又着重强调《周易》的文化源头价值,反对封建迷信,这些理念与研究院 “让易学回归生活智慧” 的导向完全一致。

王学军

此外,王学军老师在行业内的公信力,更印证了研究院 “邀贤” 的眼光。除新任职的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副院长外,他还兼任诸夏周易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华南分院名誉院长、泰和国际风水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深度参与易学行业规范制定;早年从普通职员成长为管理干部、1990 年下海经商的经历,让他更懂大众与企业对易学的实际需求,也让其服务更具针对性。多年来,无论是个人咨询者还是合作机构,都对他 “专业扎实、为人谦和” 的特质评价颇高,这份 “德艺双馨” 的口碑,正是研究院长期寻找的 “民间易贤” 典范。

王学军

中和堂易经研究院负责人表示,此次能邀请到王学军老师加入,既是对研究院 “寻贤弘道” 理念的认可,更是为正统易学传承增添了 “民间实践派” 的重要力量。未来,研究院将为王学军老师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支持其将基层实战经验与正统理论结合,共同推动易学文化 “去玄虚、重实用” 的传承,让民间易贤的智慧真正服务于民生、助力于正道。

© 版权所有:中和堂易经研究院 黑ICP备2020004853号-1


© 版权所有:中和堂易经研究院 黑ICP备2020004853号-1


© 版权所有:中和堂易经研究院 黑ICP备20200048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