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遵纪守法。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决抵制宣传封建迷信活动。

——正确的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助力血液。

宗旨:倡导追求真理,客观实事求是,正确认知易经文化。 目标:挖掘民间德艺双馨的易经学者,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使命: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助力易学行业健康发展。 愿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为之中和

297 +1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王敬霖
聘任:中和堂易经研究院副院长
王敬霖,字双洲,佛号郭霖居士,法名王法传,道号芸谷山人,广东惠州惠东县铁涌镇人,家族传承的民俗文化实践者。其家族依托“万应坛”传承民俗文化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三代,在当地及周边颇具声望,服务对象涵盖国内外民众及海外华侨等群体。一、家族传承脉络: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实践据家族传承记载,其文化渊源可追溯至福建泉州无着禅师(俗姓王,名卓,字立如)——这位在堪舆学

王敬霖,字双洲,佛号郭霖居士,法名王法传,道号芸谷山人,广东惠州惠东县铁涌镇人,家族传承的民俗文化实践者。其家族依托 “万应坛” 传承民俗文化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三代,在当地及周边颇具声望,服务对象涵盖国内外民众及海外华侨等群体。

王敬霖

一、家族传承脉络:从历史渊源到当代实践

据家族传承记载,其文化渊源可追溯至福建泉州无着禅师(俗姓王,名卓,字立如)—— 这位在堪舆学领域留有《地理索隐》等著述的历史人物,其相关文化理念经广东潮汕地区祖上王万三郎、王千三郎等先辈传递,逐渐形成家族独特的传承体系。

1972 年,王公保安(法名王法兵,道号家营山人)将传承核心转移至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铁涌镇铁涌圩万兴楼,正式开坛延续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民俗文化传统。此后,传承脉络清晰有序:由长子王添喜(法名王法威,道号莲喜山人)接续,再传至长孙王敬霖,次孙王宥才(法名王法隆,道号青才山人)亦参与其中。三代人扎根当地,以扎实的实践与真诚的服务赢得认可,成为家族传承的鲜活载体。

王敬霖

二、核心服务范畴:民俗文化的当代实践

王敬霖承袭家族技艺,专注于传统民俗文化服务与咨询,核心内容围绕民众生活需求展开,涵盖三大维度:

  • 命理与姓名文化咨询:基于传统命理文化认知,提供八字解析、姓名建议等咨询服务,在姓名拟定中兼顾音律美感与文化内涵,助力民众获得心理认同与文化归属感;

  • 空间与时间文化指导:聚焦传统地理文化与空间布局理念,为家居、场所规划提供参考建议,同时结合民俗传统提供吉日择取服务,契合大众对生活秩序的文化追求;

  • 民俗礼仪与心灵疏导:提供传统丧葬民俗礼仪服务,协助民众妥善处理身后事以寄托哀思;面对生活困惑者,以文化理念为依托开展沟通疏导,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

这些服务始终以民俗文化为根基,以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不涉及玄虚演绎,彰显 “接地气、解民需” 的实践特质。

王敬霖

三、文化理念:传统智慧与善念初心的融合

王敬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始终立足哲学内涵与道德倡导,拒绝封建迷信解读:

1. 对传统哲学的现代阐释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 “万物一体,天人合一” 的观念,体现了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这种将 “天时、地利、人和” 视为有机整体的认知,与现代科学对时空、能量、磁场的研究存在内在呼应。他引用《周易》“吉凶悔吝生乎动” 的观点,解读为 “人的行为选择与所处环境相互作用,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强调理性认知与主动选择的重要性,而非宿命论的绝对化解读。

2. 以善念为核心的价值倡导

在实践中,王敬霖始终传递 “善念行事” 的道德理念。他常提及祖父传承的处世智慧,并结合自身经历总结:“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这种对善恶因果的解读,并非宣扬玄学效应,而是聚焦道德修养对个人生活与社会关系的积极影响,呼应了传统文化中 “修身立德” 的核心要义。

王敬霖

四、社会影响:扎根民间的文化传承力量

自家族在惠东铁涌镇开坛传承以来,王敬霖与家人始终以真诚服务践行传承使命。他们的服务不局限于地域,吸引了国内外民众及海外华侨的关注,成为连接传统民俗文化与大众生活的纽带。在当地,三代人的坚守与务实,让家族传承的民俗文化以 “服务民众、传递善意” 的方式落地生根,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鲜活底色,又契合了当代社会对文化认同与道德引领的需求。

从历史渊源的追溯到当代实践的坚守,从民俗服务的提供到善念初心的传递,王敬霖以家族传承为根基,以理性务实为准则,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搭建桥梁,成为当代民俗文化传承中 “守正初心、践行善意” 的代表者。

© 版权所有:中和堂易经研究院 黑ICP备2020004853号-1


© 版权所有:中和堂易经研究院 黑ICP备2020004853号-1


© 版权所有:中和堂易经研究院 黑ICP备2020004853号-1